高流量湿化治疗仪,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HHFNC
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暂停,BPD等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出生后建立规律的呼吸节律是许多早产儿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外近年来使用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治疗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国内对此的认识仍然较为缺氧气或氧气空气的混合物,流量大于1L/min。HFNC可提供高浓度的氧气及输送呼气末正压[1]鼻导管流量输送已在新生儿应用数10年,直至现代装置的发展,才提出鼻导管吸氧超过2L/min和空气的湿化不推荐用于新生儿。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FNC)治疗目前在美国成人中广泛普遍被应用,国外近年来使用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HHFNC)治疗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可避免水分流失、气道变冷、分泌物聚积和对鼻的刺激。国内也在应用研究实验。相比于CPAP,此导管的接口更轻便、更容易应用,也可能减轻对鼻中隔的损伤,相关试验也证实对新生儿呼吸系统无正负影响,HH-FNC的确可产生一定的气道正压。HHFNC的鼻导管无需密闭,其管外径仅为鼻孔直径的1/3即能产生通气效果,故能提高通气的舒适度,更能为患儿接受。此外,HHFNC所需设备简单,使用时仅需调节两项指标(通气流量和氧浓度),易于掌握;相对其他通气模式,其收费也更为低廉。
1 HHFNC的机制
冲洗鼻咽部无效解剖死腔;HHFNC提供的气体流速超过患儿自身呼吸所产生的气体流速,因此,在每分通气量相同的情况下,增加肺泡通气量所占比例(每分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提高了肺换气效率。降低上呼吸道阻力以及呼吸功:鼻咽腔侧壁通过提供较大的表面面积接触吸人气体,可以湿化、暖化吸入气体。但是,鼻咽腔与气体、气体内部之间的摩擦会对气流产生明显的阻力,约占总气道阻力的50%。HHFNC通过给予气体流速较高,鼻咽部在吸气时不需要扩张,从而降低吸气阻力,避免了克服该阻力所需的呼吸功,暖化、湿化的气体可改善肺的顺应性和气传导性;HHFNC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应用降低代谢消耗:鼻气道暖化吸人气体至体温(37℃),湿化吸人气体至100%相对湿度是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之一,需要消耗相应的能量。HHFNC系统可将传递的气体加温至接近体温37℃,湿化至相对湿度100%,替代了鼻黏膜所做的代谢功,降低了所需的热量消耗。提供氧气,改善氧合;产生气道正压,防止肺不张,促进肺复张:HHFNC可为新生儿提供氧气,升高氧饱和度,改善缺氧症状,也可以产生气道正压,维持呼气末肺泡稳定性,呼气时防止肺不张,吸气时促进肺复张。HHFNC产生的持续气道正压可扩张颏舌肌和喉头口径从而避免混合性和阻塞性呼吸暂停的发生。
2 HHFNC在NICU的应用
HHFNC在NICU应用逐渐增加,与nCPAP相比,HHFNC易于操作,对患儿鼻黏膜刺激性较小,对患儿的喂养影响较小,而且可由家长照料患儿。目前,HHFNC多用于治疗NRDS、AOP以及预防拔管失败。
2.1HHFNC在新生儿呼吸窘迫征得应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最常见的临床疾病。目前避免气管插管,增加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使用已经成为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问题的主要模式和趋势。然而NCPAP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缺陷,例如鼻塞与极小体质量儿的鼻腔不相称,鼻黏膜溃疡、坏死、鼻肉芽肿,鼻前庭狭窄,鼻子变形以及潜在的咽喉吞咽功能受损,新生儿对机器的不耐受和体位困难等一直困扰着新生儿科医护人员[3]。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逐渐进入NICU临床,它能够提供一定的气道持续膨胀正压(CDP),而没有上述NCPAP的缺陷。Saslow等[2]杨祖铭等研究认为HHFNC组无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使用例数、气胸例数、BPD例数,以及在颅内出血(IVH)、动脉导管未闭合(PDA)、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等方面与NCPA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HHFNC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应用 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呼吸暂停(apneaofprematurity,AOP),出生后建立规律的呼吸节律是许多早产儿面临的主要问题。呼吸暂停判定标准为同时符合以下几条:呼吸暂停超过20s,心率减慢
2.3HHFNC在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 随着围产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早产极低体质量儿得以存活,这给新生儿科医师带来更多的挑战。如何为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提供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成为对其早期呼吸管理、提高存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当前,无创呼吸支持模式已成为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管理的主要模式和趋势。然而,常用的无创呼吸支持模式,如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导致鼻部损伤等。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HHFNC)作为一种新的无创通气方式。早产儿出生后易出现呼吸窘迫,胎龄越小,出现呼吸窘迫的概率越大。因此,早期为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提供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是提高其存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临床证实,有创的经气管插管的机械辅助通气,极易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等。另一通气模式-无创的呼吸支持正是因为能避免有创通气相关并发症而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上常用的无创通气模式,如nCPAP在早产极低体质量儿的早期应用效果已得到肯定。
来源:https://www.wenku1.com/news/26AF8B5EC4F33416.html